聯系我們
- 聯系人:首創特裝設計
- 手機:15975558396
- 電話:(86-020)29840768
- 郵箱:sczhanlan@163.com
- 地址:廣州天河區珠吉街東橫三路8號廣橋商務園B棟4樓
第五屆云博會將開幕 首設可穿戴設備展區
第五屆云博會即將在惠州會展中心開幕,工作人員正加緊布展。
亮點
■首次開設可穿戴設備展廳設計區和互動交流體驗區
■知名品牌和上市企業進一步增多,參展檔次和質量持續提高
■40家企業將發布一批高科技產品
■11月1日將揭曉代表國內手機整機最高級別、覆蓋范圍最廣泛的業界獎項——“天鵝獎”
首次開設可穿戴設備展區和互動交流體驗區;現場實現“彈幕觀眾互動”,即時滾動播報參展企業、產品等供求信息,實現參展商與觀眾零距離隨時互動;已成功舉辦四屆云博會,前四屆展會促成項目投資、技術合作135宗,累計簽約金額達828.2億元……11月1~3日,備受關注的2016中國手機創新周和第五屆中國(惠州)物聯網·云計算技術應用博覽會(以下簡稱“云博會”)將在惠州會展中心舉辦,2016中國手機創新周活動繼續與云博會同期舉辦。
【大咖】多位院士大咖將齊聚惠州發表演講
2016中國手機創新周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惠州市政府聯合主辦。云博會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主辦,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惠州市政府聯合支持。
本屆云博會以“手機中國夢 智聯創未來”為主題,以“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高端化”為目標,突出創新要素,將全方位展示國內外手機產業、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制造、智能穿戴、虛擬現實(VR)、“兩化”融合最新最熱產品與技術。
據了解,本屆云博會內容包括主題展覽、中國手機產業創新大會暨第五屆云博會主題論壇、中國(惠州)產學研對接與科技成果轉化論壇和2016中國手機創新周等系列主題活動。
記者獲悉,云博會期間,中國工程院譚述森院士、王復明院士,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應用信息學研究中心主任張彥春教授,華為消費者業務大中華區總裁朱平,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首任院長馮冠平,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究員王錦等知名專家學者將就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北斗應用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和行業發展趨勢發表演講。
【展區】注重體驗交流,首設可穿戴設備展區
除了設立政府形象展、中國手機設計與應用創新大賽優秀作品展等特色成果展外,本屆云博會首次開設可穿戴設備展區和互動交流體驗區,保留了智能制造展區、智能手機及APP展區、機器人展區、車聯網新能源展區、云計算大數據展區、智慧消費區等展區,共8大專業展區。
本屆展會重點突出互動交流體驗,2016中國手機創新周設置互動展示專區,通過舉辦移動終端體感競賽,引進虛擬現實技術、增設多項娛樂設備及展示多種最新可穿戴電子消費產品,為觀眾提供與先進科技成果直接互動的機會。此外,重點打造可穿戴設備展區、機器人展區等專業展區,全方位展示機器人和智能裝備應用,以及穿戴式裝置、無人機、智能手表、智能藍牙耳機、智能藍牙音響、運動手環、智能眼鏡、智能手環等多種便攜式領先產品。
企業工作人員在調試參展產品。
【企業】企業熱情高漲,選定512家參展
據介紹,今年云博會招展工作啟動以來,企業報名踴躍,報名參展企業達560家。但由于受展館場地限制,目前只能安排參展企業512家。
記者了解到,本屆云博會展覽面積為9542平方米。為妥善安排好企業參展,今年的展區面積比往年更大,除4個展館全部投入使用外,走廊、通道也將充分利用起來。
與此同時,為有效解決場館容納問題,組委會還引導參展企業縮減參展面積,并建議有合作關系的企業合并參展、聯盟組團參展,本屆云博會共有16個特展展位合并或組團參展。
在今年的參展企業中,知名品牌和上市企業進一步增多,參展檔次和質量持續提高。參展的知名品牌和上市企業共有46家,如思科、阿里云、百度、飛利浦、新華三、奇虎360、科大訊飛、國家超算廣州中心、九次方大數據、華大基因、東華軟件、尚陽科技、鵬博士等云計算、大數據相關行業的知名企業。
在今年新設立的互動交流體驗區和可穿戴設備展區,共有91家企業參展,占比18%;云計算及大數據參展企業134家,占比26%;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參展企業181家,占比36%;智能手機及APP參展企業84家,占比16%;車聯網新能源參展企業22家,占比4%。
參加2016中國手機設計與應用創新大賽的企業有425家,包括三星、華為、樂視、中興、Vivo、聯發科、魅族、酷派、華碩、LG、摩托羅拉、聯想等知名品牌。
為提升展會國際化程度,本屆云博會加大了境內外采購商的邀請力度,邀請深圳、廣州等國內重點城市,以及韓國、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等全球五大洲30多個國家的專業采購商來惠參觀、洽談、采購。云博會現場將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彈幕觀眾互動”,即時滾動播報參展企業、產品等供求信息,實現參展商與觀眾零距離隨時互動。
集中展示前沿技術最新科技成果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將攜阿爾法蛋機器人和AIUI技術亮相云博會、廣東泰一高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將攜帶“PROPHET先知”無人機亮相云博會……云博會期間將集中展示一批前沿技術和最新科技成果。
據了解,云博會期間將舉行企業新品發布會,鵬博士、騰正計算機、意臣等40家企業在會上發布全球運營商級視頻云服務、國內首款帶有“用戶自主分配主機,帶寬共享”功能的云主機、3D打印筆、全球首創的多功能手機消毒器、高清互動視頻微信分享平臺(微信電視)等一批高科技產品。
【手機創新周】將揭曉中國手機最高獎項“天鵝獎”
第四屆中國手機設計與應用創新大賽突出創新主題,大賽自今年5月17日電信日啟動以來,吸引了全產業鏈和創業開發者積極參與,征集手機產品設計、終端解決方案、智能硬件創新和手機應用開發四大類共534件作品,確定參加終審作品329件,其中手機產品設計81件、終端解決方案45件、智能硬件創新68件、手機應用開發135件,涵蓋了今年以來市場上主要領導和旗艦產品,其中有很多是尚未發布但專門參賽的創新型的“黑科技”、“酷應用”,將在智能手機及APP展區集中展示。
據悉,11月1日將揭曉代表國內手機整機最高級別、覆蓋范圍最廣泛的業界獎項——“天鵝獎”。
據介紹,2016手機創新周和云博會融合舉辦,充分突出了中國手機創新周作為中國智能終端及移動互聯領域年度最大創新“運動會”的特點。今晚開始,中國手機產業創新之夜暨創客與資本面對面、中國手機產業創新大會暨第五屆云博會主題論壇、產學研對接與科技成果轉化論壇、中國智能終端北斗與應用專題論壇和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與網絡化發展主題論壇,以及主題展覽、移動終端體感競賽、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等系列活動將連續舉辦。
【回顧】前四屆展會簽訂意向合作協議、合作項目近1800宗
2012~2015年,我市已成功舉辦四屆云博會,吸引了包括IBM、惠普、微軟、聯想、騰訊、華為、神州數碼、百度等一批跨國公司和知名企業參展,還得到了中國科學院、武漢大學、暨南大學和以色列、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內外一流科研院所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
據了解,前四屆展會共促成項目投資、技術合作135宗,累計簽約金額達828.2億元;簽訂意向合作協議、合作項目近1800宗,參展企業達成意向代理(經銷)商1200多家,有力促進了國內外物聯網、云計算、智慧城市、手機技術、機器人應用等技術推廣和產業發展。
同期,還舉辦了三屆中國手機創新周(大賽),吸引了三星、中興、華為、酷派、聯想、魅族、TCL等一大批國際、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參加活動,征集了手機產品設計、手機解決方案、手機應用開發、手機智能硬件創新和手機APP開發等類別共1200多件作品。
惠州電子信息產品產量位居全國乃至世界前列
經過多年發展,惠州已成為國內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惠州制造的智能手機、車載電子等信息產品的產量、市場份額位居全國乃至世界前列,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物聯網和云計算產業鏈。
2015年,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3369.9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634.6億元。同時,手機等產業基礎扎實,2015年對外發布了《惠州市建設“世界手機之都”發展規劃》,全市手機產量達2.07億部,其中TCL手機銷量8354.6萬部,同比增長13.7%,穩居國產手機海外銷量第一,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五,TCL通訊全球制造基地(產能1.2億臺)成為全國單體產能最大的手機制造基地;伯恩光學是一家站在蘋果等知名品牌背后的“隱形冠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玻璃面板生產商,全球市場份額超過50%,是蘋果和三星公司玻璃面板最大供應商,全球約三分之一的手機玻璃屏幕來自伯恩光學;信利AMOLED面板項目是我市電子行業投資額最大的項目,信利一期4.5代AMOLED項目將在今年第四季度進行量產,主要研發、生產及銷售AMOLED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模組及相關產品,將解決惠州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產品配套問題,有效推動惠州平板顯示產業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惠州龍旗是全國最大的手機方案設計商;惠州三星是韓國三星集團最大的手機生產基地;碩貝德公司在終端天線等部分領域研發實力數一數二,具備一定的知識產權儲備量。
據介紹,我市物聯網和云計算產業發展初具規模,并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主要表現為1個集群(惠州云計算智能終端創新型產業集群)、2個試點(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和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3個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移動智能終端產業示范基地、惠州物聯網終端及應用產業基地、惠州智能移動終端制造產業基地)。另外,還建立了惠州市南方物聯網(物流)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成立惠州物聯網聯盟,成功申報廣東省物聯網設備終端制造工程中心,啟動慧云計劃,建成惠州云計算中心,積極推動惠州——廣東工業大學物聯網協同創新中心、武漢大學北斗應用(惠州)研究院、省市共建“互聯網+”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惠州未來發展的“綠色引擎”——潼湖生態智慧區也正在建設中,物聯網和云計算產業鏈基本形成,產業特色初步凸顯。